close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 - 陳秀喜(1921-1991)
陳秀喜于一九二一年出生於新竹。幼時為養女,憑公學校程度,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寫短歌及俳句,之後曾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因為國民政府遷台,推行北京話的國語,陳秀喜直到三十六歲才學中文,從注音符號學起,開始以中文寫詩。她對日本統治感觸甚深,表示「與其寫一千首日文詩,不如寫一首讓下一代兒女們能看懂之中文詩」。在此抱負下,她克服語文障礙,終能以漂亮的中文出版四本現代詩集:「覆葉」、「樹之哀樂」、「灶」、「玉蘭花」。中年才出發,有如此佳績,實屬罕見。
陳秀喜一生遭遇坎坷,身為舊時代之媳婦,備受婆婆之虐待,五十七歲時因第一任丈夫外遇而與他離婚,「棘鎖」一詩便是批判傳統婚姻對女性之壓迫。她離婚後,隱居關子嶺,文友盈門,喜以陳姑媽稱之。她的詩採擷日常瑣事,帶著濃濃之鄉土情懷。「美麗島」一詩被李雙澤修改後譜曲,成為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她也以「玉蘭花」象徵台灣女性粗生粗養的堅韌,活力十足,命運卻頗為悲涼。
陳秀喜獲美國國際詩獎第二名的「我之筆」詩,道盡日本殖民之悲愴。她曾赴日拜訪日本重要詩人堀口大學,當被稱讚日語說得優雅時,她即寫了一首短歌回答,意其日語之所以優雅,乃因家鄉有殖民地之故。大她十多歲的老詩人看了之後,跪於榻榻米上,向其致歉。 陳秀喜於一九六七年加入笠詩社,一九七一年任社長,直至去世止。
http://www.pts.org.tw/~web01/female/w5.htm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