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資料蒐集 (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VR刻磚

地牢


波浪鐵板拱


南門


薔薇磚雕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Nov 09 Fri 2007 11:27
  • 飛魚


飛魚


        下頷不特別延長,胸鰭特別發達,長度約為體長的45~75%,末端至少達到背鰭基底的先端,具多數鰭條,用以滑翔,有些種類背鰭亦甚發達,背鰭無棘,位於體之後部,與尾鰭相對。體色一般為背部暗色,腹部銀白,胸鰭一般為白色透明或暗色,有些班鰭飛魚屬Cypselurus的種類,有黃色或白色透明帶,或間有黃色及暗色斑點。台灣飛魚科共4屬21種:擬飛魚屬Parexocoetus、飛魚屬Exocoetus、班鰭飛魚屬Cypselurus、細身飛魚屬Hirundichthys。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9 Fri 2007 09:47
  • 蝶魚


蝶魚


        蝶魚是珊瑚礁中比較小的一種魚,在生長過程中,有些種類體色會改變。一般體型較高,側扁,呈菱形或近圓形,口小而細長,具有纖細如針的牙齒,排成數列,成刷毛狀,喜歡啄食珊瑚礁上的小動物,尤其是珊瑚蟲。具有各種鮮豔的色彩、美麗如蝴蝶,故稱蝶魚。普遍存於恆春半島的珊瑚礁中,尤其是在較平坦、水清的水域,5~12公尺處最多水深。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丑魚


       小丑魚是屬於雀鯛科海葵亞科的魚類,在成熟的過程中有性轉變的現象,在族群中雌性為優勢種。在產卵期,公魚和母魚有護巢、護卵的領域行為。其卵的一端會有細絲固定在石塊上,一星期左右孵化,幼魚在水層中漂浮之後,才成底棲的共生性生物。


        多數的小丑魚都棲息於珊瑚礁環境中,並且尋求海葵建立巧妙的共生行為,藉以取得在複雜環境中的生存優勢。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9 Fri 2007 09:16
  • 海豚



海豚


        海豚屬哺乳綱鯨目海豚科。長約二公尺,頭小,口尖,鼻孔長在頭頂上,背部青黑色,腹部白色,前肢呈鰭狀,可用來保持平衡。以魚、蝦、烏賊為食。能學習複雜的動作,並有很好的記憶力,是相當聰明的動物。亦稱為海豬。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7 Wed 2007 14:28
  • 茶園

 








 


由於南港區的南半部是丘陵地,也可說是本區包種茶的產區,因此在這闢有多處的觀光茶園,南港觀光茶園主要是分佈在舊庄街二段,產茶面積約 七十五公頃 ,農家有四十六戶,所產的包種茶清香蜜綠,甚受民眾喜愛。


                                  


 




茶區每年有五次的茶期,分別是春茶、


夏茶、六月白、秋茶及冬茶。由於茶區


大多仍維持傳統的手工採茶,加上近年


來茶村人工不足,所以夏茶、六月白多


已不採收,僅產製品質較佳的春茶、秋


茶、冬茶三期茶。而在每年的春、秋時


分,區農會與市農會分別舉辦茶品評比


賽,可在此時購買到得獎茶。


 



 


 


茶圃植物園區,示範栽種有台茶十三號、台茶十二號、青心烏龍、四季春等茶樹,其中青心烏龍是製作包種茶及烏龍茶的品種;而台茶十二號就是一般所說的金萱茶、台茶十三號則是翠玉茶,但還是以包種茶最為出名。目前的經營型態多維持較單純的茶園自製自營方式,純樸且少有商業氣息,觀光茶園全年開放,不收費用。此外,也提供遊客實際參與茶葉製造、茶藝學習、茶葉利用等多樣化教學活動。
  


 


 


 


 


在南港觀光茶園區內,有一座紅瓦白牆仿閩南式三合院建築的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有完整的現代化設備及多媒體等資訊器材,以及提供園區與茶葉製造相關介紹的簡報區,遊客由此可進一步認識與分辨不同的茶樹及特性。




茶葉製造示範場環境清幽,有可以遠眺大台北     


景觀及基隆河景色的涼亭,周邊亦蘊藏了許多


豐富的休閒觀光景緻,像是鄰近場區的老桂花


林、觀光茶園、煤礦露頭等自然景觀,以及光


明寺、鹿窟事件紀念碑等。


 


 


    二樓觀景平台步但可以納涼、賞景,還可觀察昔


日順興礦坑的礦區遺址,以及南港地區土埆厝、石頭


屋聚落保存相當完整的余氏古厝等人文景點,視野開


闊,適合全家來此休憩遊賞。而由厚實的原木桌椅和


地板所區分出來的品茗區,更是三五好友聊天、談心


、品茗的最佳空間。另外,喜愛登山健行的民眾亦可


從淡蘭、更寮二條古道挑戰南港茶山,遠離塵囂,舒


緩一下緊繃的身心。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免削鉛筆


        洪勉之是在五十歲的時候(西元一九六四年),取得免削鉛筆的專利權,只是由於他自己沒有足夠的資金大量生產,所以把專利權賣給了百能工業公司。免削鉛筆的構思並不複雜,卻相當巧妙,可以說是結合木質鉛筆及可以更換筆芯的自動鉛筆的雙重優點。這是由幾十節削尖的小筆芯所組成,一節寫鈍了就抽出來換下一節新的,筆芯也不像自動鉛筆那麼脆弱,實在是一項很棒的發明。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滑翔機


        圖為萊特兄弟製造的第一架雙翼滑翔機。


         一九0三年十二月十七日,萊特兄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比空氣重並且可以載人的動力飛行器。當天早上十點三十五分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吉特赫克小鎮,短暫的在十二秒內飛行了三十七公尺,卻實現了人類飛行的夢想,從此改變了全世界。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05 Mon 2007 11:07
  • 電腦



電腦


    現今電腦的先驅,是十九世紀的英國數學家查理.巴貝基發明的計算機。一九四四年,匈牙利人約翰.方諾曼業已發表有關電腦理論研究,一九五0年第一代電腦開始操作。


    在一九七0年代,正為電腦工業的萌芽發展時期,革命性的一個小小發明,都可能造就人類歷史上的今天。工作於惠普公司的Wozniak常利用空閒的時間研發電腦,終於在一九七六年創造出了一臺歷史流名的『個人電腦』。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故事-發想策略
一、說故事繪創意-創意故事
二、設計的手法
1.組合_創意
2.轉換_創意
3.反向_創意
4.情感_創意
5.組合與情感_創意
6.令世界驚嘆的台灣_創意:免削鉛筆

三、設計的專業

創意不只對企業是決定下一步命運的關鍵,對國家也一樣。尢其在台灣,我們已經不能再靠「打拚」、「努力」就能成功,必須有「聰明」、「創意」才有機會。

說故事繪創意手法供參考_創意是可以學習、啟發、探索的。

現在的小孩子常唱
鉛筆1、鴨鴨2、蝴蝶3、帆船4、勾勾5、哨子6、拐杖7 、眼鏡8、氣球9、
10是一支棍子打棒球。一種創意的表現。


1.組合_創意

鉛筆與橡皮擦的故事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大一部份創意的來源,是原來的舊東西,重新組合,創造出一種新產品,中間沒有任何的新發明。

例如有位叫律卜曼的人將鉛筆與橡皮擦結合,去專刊局辦申請,不久得到專利,接著他把專利賣給雷巴鉛筆公司,得到55萬美金,這就是現在鉛筆有附橡皮擦的由來。

有的組合會成功,有的不會成功。如以前電視結合錄放影機會就是失敗的故事,但結合西方文化的台式飲料珍珠奶茶就是台灣近期最佳的創意表現。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41)


2.轉換_創意

牛仔褲的故事

1908年有個叫李維。史特勞斯(Levi Strauss)的人,帶著發財夢來到舊金山,他想靠什麼發財? 當時舊金山正在「加州淘金潮」的高峰期,許多人都瘋狂湧進加州,在荒山野地淘金。李維想,這麼多淘金客,一定需要野的帳蓬,所以他帶著一大捲帳蓬的帆布,準備賣給淘金客,賺筆小財。

結果,沒想到加州的天氣好得不得了,淘金客根本不需要帳蓬來遮風雨,帆布根本沒人要。這下李維發財夢碎,他是不是大哭一場,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站起來,回老家去賣帆布了?

沒有,他發現淘金客的褲子都因為工作磨得破爛攔,他們不需要帳篷,但他們需要不怕磨的耐穿褲子,於是他自把帶來做帳棚的帆布。轉換用,改做褲子。

做帳棚的鉸釘拿來當褲釦,這下李維發現了金礦,這就是今天全世界銷量最大的牛仔褲Levis.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41)


另一個有關牛仔褲的故事

香港的黃銳林先生,本來是代理Levi’s、Replay 等外國品牌牛仔褲,1994年他決定自創品牌,沒想到業績不佳,一天只能賣出兩條牛仔褲。其黃銳林一直思考,如何找到不同的路。在有一次出國批貨時,他從巴黎的二手店,隨手買兩件磨得破破舊舊的牛仔褲送給女兒,沒想到女兒喜歡到不行。這下子激發黃銳林的靈感,為什麼不往相反的方向試試看?
他把庫存的牛仔褲剪破,刷白,重新包裝,還加三成價格。沒想到上千條牛仔褲的庫存,一個月就賣光了。
從此,黃銳林進一步在公司成立「磨舊研發室」專注開發各種「創新」的磨舊牛仔褲。現在他的公司一年有14億的營收,已掛牌上市。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88)



3.反向_創意


「黃金番茄」的故事

新竹的彭金勇先生,是一位年輕的傑出農民,他從小就喜歡重東西,家裡的長輩卻不看好,因為務農辛苦,賺錢有限。

而彭金勇決心走自己的路,但他不是埋頭苦幹,而是有想法。他選擇種番茄,還隻身到荷蘭去學,後來成功引進幾十種台灣沒有的番茄。

但他成功的轉捩點是「黃金番茄」。一般水果都比甜,他卻努力報種不甜的黃金番茄,不只吃了有減肥的功效,對有糖尿病的人更是一大福音。而且「黃金番茄」的維他命C 比一般番茄高三倍呢!所以創造新的商機。

他不只種番茄用反向思路,經營也不同。他將番茄園營造成休閒果園,讓遊客自採自摘。這樣不只省採摘、包裝、運送的成本,還創造趣味的家庭活動。現在一年有二億多台幣的營收。

就如孫子兵法所說的:「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大創意有大用,小創意也有小用哦!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88)



4.情感_創意

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是當代的設計大師,他設計創造很多新指標。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

「菲利浦,這是你的前菜,烏賊沙拉。好好享用。」
「等一下,檸檬?」
「噢,抱歉,忘了檸檬。」侍者快速轉身,像變魔術一樣,手上出現了半個檸檬,輕輕的把它放在盤子裡,說:「檸檬來了,好好享用吧!」

侍者話才出口,他看見菲利浦在沾到番茄醬的餐巾紙上,流利的畫出一個像外星獸的什麼,有個檸檬外型的頭,下面三隻腳,如果放在水裡活像一隻烏賊。。。。菲利浦畫完,抬起頭來,侍者問他說:「菲利浦,你在畫什麼?」

「榨汁器。」
「這隻是外星人是榨汁器?」
「對,這是我剛剛想到的。吶,把半顆柳橙放在有綾紋的頭上,向下加壓旋轉,柳橙汁就會順著綾紋滴下來,底下放個杯子接,剛好。」
「這真的會比較好用嗎?」
「沒關係,我的榨午器不是用來榨檸檬的,它是用來打開話匣子的。」
「外星人榨汁器」這款菲利浦。史塔克(Philippe Starck) 驚艷四方的設計就如此出現了。很多人看而它,想買它的時候還不知道這是做什麼用的,當他們知道原來是榨汁器後,更驚嘆設計者的巧思,更想擁有它。他們把它放在家裡顯眼的地方,當有朋友問這個「外星人」,他們有故事可說了。他們享受每一次朋友驚呼的表情,好在說:「買這個東西的人真聰明!」


所以創意不只是在功能上的創造,也可以直接拋開功能,在情感上下手。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251)






5.組合與情感_創意


「希望珍珠」的故事

經營需要創意,以及足以落實創意的行動力。

台灣有「珊瑚王國」美譽,與日本、義大利並列為世界三大生產國;而台灣珊瑚產業的源頭,正是一九六三年由呂清水創立的「大東山珠寶」。
就在創業之前兩年,呂家因為一場颱風的肆虐一夕之間負債累累,僅剩的唯有「誠信」二字;然而錢失志不失,憑藉不向命運低頭的決心與胼手胝足的努力,終於超越困境,東山再起。現在的「大東山」已成為具有三十餘國行銷經驗的跨國企業,由散居世界各地的第二代十一位子女齊心協力攜手打拚,將自己的品牌帶向世界舞台。


喜歡珍珠的人,都知道有一項名叫希望珍珠的產品,正在世界各地發燒;那是將珍珠蚌保留,放置在精緻的罐裝裡,再套以精美的外盒,當受禮人打開珠蚌時,會有五種的可能:得到桃紅色珍珠,代表健康;得到純白色珍珠,代表智慧;得到紫羅蘭色珍珠,代表愛情;得到米色珍珠,代表成功;得到金黃色珍珠,代表財富。
一九九六年在呂明鑑策劃下,推出希望珍珠,引起珠寶界的不小的風潮,短短四年間,銷售了數百萬套。其公司名大東山既為「東山再起」之意。

「希望珍珠」產品的創意設計成功為「大東山」扭轉逆境、反敗為勝的歷程,是台灣商界的一則傳奇,也是一個充滿力道的生命故事。

(來源:東山再起一困中中的致勝商道)





6.令世界驚嘆的台灣_創意:免削鉛筆


洪勉之原本是個造船工人,他在1960年把免削鉛筆的發明專刊,以800萬新台幣賣給紡織大享莊金池先生,當時800萬等於現在好幾億吧。五年後,免削筆鉛上市,行銷全世界。Bensia免削還登上大英百科全書,是第一個聞名全球的台灣話。


其創意故事是爸爸為女兒削鉛筆所浮現的靈感! 為台灣賺進大把的外匯,令世界驚嘆的創意



「爸爸」
「我的乖女兒,有什麼事?」
「幫我削鉛筆。」
「沒問題,爸爸馬上削。」阿勉拿出小刀,認真的削起鉛筆來。
「爸爸,不夠。還要。」
「好,再削。」阿勉又削了兩技鉛筆。
「爸,可不可以多削幾枝?」
「為什麼削這麼多?」
~ ~ ~

燈下,阿勉一人默默削著鉛筆。
一邊削一邊想:「削、削、削,削鉛筆,真無聊。要不是女兒不給人家笑,我才懶得削,以前皇帝有免死金牌,能不能有個免削金牌?」

想到這裡,阿勉眼睛一亮,「如果能把削好的筆頭,用個管子裝起來,一個用完換一個,就免削啦。。。。。」

(來源:郝廣才著腦力發電_打開創意的開關_p262)


設計已經不再只是把產品「美化」,它已經變成一種核心能力。東西不但要挑戰你的視覺,還要顛覆你的觀念。越來越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哲學的態度。

許多購買行為都是因一時衝動,買下來以後再去合理化購買行為。所以光請個高明設計師是不夠的。必須整個組織都有設計的概念,連福特這麻有歷史的公司,也已把設計長提升為執行長。

如果創意循一定的規則,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那就不是創意,那叫乏味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七四九年愛德華.金鈉(Edward Jenner, 1749~1823)生於英國的格洛斯特郡。年少時,他也曾接受大家所採用的痘毒接種來對抗天花。十三歲時,他的家人決定培植他成為醫生,於是他就被送去當外科醫生的學徒。二十一歲時,金鈉前往倫敦成為英國偉大外科醫生約翰.漢特(John Hunter, 1728~1793)的學生,漢特當時開發出許多早期的外科器械。之後金鈉回到格洛斯特郡並在當地開業當醫生。

  在他的病人當中,金鈉遇到一位疑似患有天花的擠牛乳少女,她告訴金鈉說她不可能得到天花,因為她因替感染過牛痘的乳牛擠牛乳而得過牛痘,很顯然地,老祖母的說法正在格洛斯特郡盛行,這說法就是:「擠牛乳和牧牛人一旦感染了牛痘,他們就會對天花產生免疫性。」於是金鈉對這個傳聞展開了更詳盡的調查,他發現的確有許多曾經感染過牛痘的擠牛乳少女,她們不會再感染天花。牛痘是牛的一種疾病,它的膿胞和人類的天花不一樣,它只出現在牛隻的乳頭上,甚至有些人認為它是牛的天花。它會經由已感染的乳頭傳染到人類手上的傷口。擠牛奶少女的手指頭上所出現的牛痘膿胞,非常類似人類天花上所看到的膿胞,但症狀比天花溫和,幾天內即可完全復原。


  金鈉觀察後確定,擠牛乳的少女的確對天花有免疫力。於是在一七九六年,他決定測試他的理論。他從一農場主人的女兒撒拉.奈爾蜜斯手指上的牛痘膿胞內取得一些膿液,奈爾蜜斯因手指刺傷後去擠牛乳而感染牛痘,隨後金訥將部分膿液,以乾淨的刺胳針,塗抹到一位名叫詹姆斯.菲立浦的八歲男孩左胳臂上,他用小刀在男孩手臂上畫了兩個傷口,讓濃汁進人。這涸小男孩未接受過痘毒接種且從未感染過天花。幾天之後小菲立浦出現輕微發燒症狀,但他很快就恢復了,就和擠牛乳的少女在感染牛痘後的情形一般。大約二涸月後,金鈉取得一些天花的膿汁,並依一般標準的痘毒接種程序將其接種到菲立浦身上,結果就如金鈉所預期的,菲立浦沒有顯現出任何天花症狀。這是第一次刻意將牛痘膿汁,從一個人身上轉漬到另一人身上,而菲立浦是首位不用轉漬天花痘毒就能對天花產生免疫的人。金鈉寫道:


  「菲立浦手臂上接種的,是一位擠牛奶女孩手上感染的牛痘膿胞。牛痘可從乳牛傳到擠牛乳女孩手上,而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感染而導致天花的案例,我很訝異這些膿胞的某些階段和天花的膿胞極端相像。現在來聽聽我故事中最精采的部分,那就是我的大膽預測----這個小男孩之後再接種天花膿汁亦不會受到感染。」(節#自費雪一九九O年的文章)


  一七九七年,金鈉向倫敦皇家學會提出,他用牛痘疫苗對抗天花感染的想法和實驗結果,然而,因為金鈉沒有足夠資料支持他的看法,這篇論文遭到拒絕刊登的命運。因為用牛痘來防治天花,在當時普遍被認為是無稽之談,倫敦皇家學會的主席告訴金鈉說,他不應該冒著名譽受損的風險,試著要發表那些與當時普遍被接受的理念相違背的資料。然而金鈉十分確信,他採自牛痘膿胞中膿汁所進行的免疫接種,可以獲得成功,於是,他自己發行小冊子,來發表他的工作成果。


  牛痘在格洛斯特郡亞不常見,所以金鈉決定用剛得牛痘的人身上膿胞的膿汁來對其他人進行接種。透過人對人,從手臂到手臂的一個個「轉接」,金鈉發現免疫接種可以不需要每次透過因擠牛乳而感染牛痘者的協助,即可順利進行。


  對於金鈉的免疫接種方法,當時反對聲浪非常強大。早先使用金鈉的免疫接種方法時,仍存在著某些問題,例如微量的接種有時無法達到疫度效果,病人後來還是死於天花;而後來更有一次一家醫院因不小心把牛痘和天花的膿汁混在一起,造成非常嚴重的慘禍。儘管如此,仍然有許多醫生不斷採用金鈉的方法,終於以牛痘病毒作預防接種的方式逐漸被廣泛採用,並迅速流傳到全世界,金鈉的名譽也逐漸遠播。他甚至還曾寄了一些牛痘疫苗到當時深受天花之害的美國,連傑佛遜總統和他的家人都接受過了預防接種。金鈉的免疫接種方法是禁得起時間考驗的。 在邁向十八世紀末時,美國總統傑佛遜寫了一封信英國的醫生金納,恭喜他發現天花(smallpox)疫苗。傑佛遜寫道:「你已經除去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困擾之一。你的成就將令人類永遠不會忘記你曾經存在;而未來的子孫將只能透過歷史,才知道令人討厭的天花曾經存在過。」兩個世紀後,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告,天花終於從地球上消失了,此事驗證了傑佛遜總統的預言。


  天花得以被撲滅,部分應歸功於世界衛生組織這世界性的政府組織,及全球投入衛生保健工作的人員。這些工作包括對每一個新病例的追蹤,及讓接觸過病人的人們接種疫苗,直到所有可疑患者都接種宗疫苗為止。一九六七年時,全世界有兩百萬人死於天花,然而到了一九七七年,就再也沒有天花的死亡案例報告了(除了在世界衛生組織剛宣布這個疾病被撲滅後不久,有數位科學家在他們的實驗室,意外被感染而致死之外)。如今,對天花進行的例行性預防接種已不再實施了,因為天花在世上已經絕跡了。


  天花的被撲滅顯示出疫苗用來對抗疾病的效力。然而在一九九二年時,有人估計,每年仍有兩百萬兒童死於已開發出疫苗的疾病,也就等於說,每三十秒即有一名兒童死於此類傳染性疾病。雖說科學的進步已經可以提供這些疾病的疫苗了,但一些貧窮國家基於政治性、經濟性或其他的理由,仍使兒童無法接種疫苗。現令二十世紀末期,肺結核、破傷風、麻疹、百日咳、小兒麻痹及白喉等疾病,仍是未開發國家兒童的主要殺手,而這些疾病全都已有疫苗供應了,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積極進行免疫接種擴大計畫,主要目的掃除這六種疾病,主要工作就是把疫苗帶能全世界的每個兒童。


  用疫苗注射來對抗傳染性疾病,可以回溯到數千年前,但較安全的現代疫苗接種技術,即是十八世紀的金鈉醫生引介推廣出來的。金鈉後一世紀,其他的疫苗才被研發出來,同時免疫機轉也逐漸被了解。另外,路易士.巴斯德對二十世紀疫苗能大量製造,也貢獻很多。


  令日我們透過疫苗的接種,已經可以預防除了上述六種傳染疾病之外的許多疾病,如霍亂、黃熱病、B型肝炎、感冒、鼠疫(黑死病)、炭疽病以及狂犬病等。另一種我們稱為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又稱愛滋病(AIDS)的疾病,已名列人類毀滅性疾病的名單中,幾乎對地球上的每個地區皆構成威脅,甚至在非洲某些國家,AIDS已經成為嚴重內政問題,科學家們也正密集地尋找對抗引起AIDS的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的疫苗。


  現代疫苗的歷史起源於天花,天花曾經是一種每個人都會接觸到的、可怕的疾病,幸好我們的子孫將永遠不會再見到那令人恐懼的症狀了。


摘錄自科學大發現,法蘭克,阿胥著.潘麗芬.劉淑鳳譯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tacp.gov.tw/intro/rite/life2.htm#8


卑南族男性在少年與青年時期的教育訓練制度非常嚴密。分前後兩段,前期為少年受訓時期,必須進入少年會所訓練。後期是進入青年會所服役時期,為期三至五年不等。經過這階段後即退入後備期,此後才被准許結婚。女子沒有此類組織訓練期,僅由服飾與名稱顯示。

男子有三次成年禮儀,第一次進入少年會所是猴祭,主要是讓新入會的少年持槍刺籠中的猴子。第二次進入青年會所是大獵祭,是大規模的團體狩獵活動,並舉行新入會員的換腰裙及賽跑活動。第三次為退役儀禮,也是在大獵祭儀中舉行。

少年會所加入儀禮:1.徵集祭穀;2.出獵;3.殺猴祭;4.穰祓;5.舞蹈;6.出獵。青年入級儀禮:1.祭日會議;2.鳥占;3.除穢、祈豐收;4.換新裙;5.驅除惡靈;6.海岸競走。
現在卑南族仍有猴祭,但在意義上已和從前有所不同。


賽夏族
泰雅族男子若出草得到人頭或獵到鹿、羌、山豬,就具有刺青的資格,表示已是成年男子。女子則須擅於紡紗、織布,才可在面部刺青。也有女孩子月經來潮,就被認為長大成人,而在額頭上刺青。女子結婚後再在面頰兩邊刺青。
但現在年輕的泰雅人已不再有人以此來表示成年了。


賽夏族的成年儀禮與祭軍神一併舉行。以前,祭軍神常用敵首,參加祭儀的青年,都要飲祭敵首之酒,因此取得成年資格。但現在已無此儀禮。


布農族成長禮在新年後三天舉行。要昇入青年級的人在會所集合,一邊唱敵首歌,一邊持酒瓢向敵首撒酒做祭。這一天,全社女子禁止到屋外。儀式完了後,軍事領袖會告知青年應負的責任及規則。之後,青年們便開始執行警衛部落的工作。


鄒族成年禮是在軍神敵首祭終了後,老人輩集於會所,青年輩則在會所前廣場集合。要昇入青年級的少年則排列在會所入口,然後走上會所,由老人持杖擊打臀後,並大聲教誨:「你們今後已成人,不得再貪玩,要遵守祖先遺俗,勇敢勤勞,不得怠惰!」,然後至各氏族家繞一周後到首領家門口,由首領手持大酒杯,各人逐次飲酒少許後歸家,更換青年應穿戴的冠服後,再入會所廣場參加舞蹈。


魯凱族只有大南群發展出年齡階級制度。十一歲以上的少年需接受嚴格考驗。
儀式是先禁食五天,再選擇一天舉行示膽會,成功者才能成為正式一員。到了青年期還必須跨越一個儀式才為成為成年人。入級者需在會所內由長老用毒草抽打全身,寓意為藉此打去以往所有的不良品行和不潔的身體,並接受長老的教誨。這些青年的家中都需釀酒,並未青年準備全套嶄新服飾,齊集會所前,為進級者慶賀。


排灣族無嚴格的年齡分級,但有各別的成年禮儀。當男子十六、七歲時,由父親帶往出獵。出發前殺豬、釀酒,做祭祀。在房屋牆柱上掛滿茅草、以除惡靈。令該青年禁居屋內四日,不飲食。至第三日,父帶其出獵。至山林中,先用豬骨、豬皮為祭品,祈求豐獲。若獵得山豬或鹿為佳,如無所獲,則採樹枝而歸,作為象徵物。歸來後請巫師來家做穰祓祭。
現已無此種成年禮儀。


雅美族並沒舉行任何正式的成年儀式。主要是以體格發育來判定成年與否。通常男子到十八、九歲,女子到十六、七歲,便都稱為成年。少男只擔任簡易的工作,青年以後,男子即參加父兄的船組,學習乘上大船到海上捕魚,擔任吃重與集體性的工作;女子則開始學習家事、紡織。



阿美族成年禮
阿美族成年禮的舉行都與豐年祭同時舉行,豐年祭是阿美族重要的宗教節日,其目的顯然是以便一個新的世代與既入級之成年人間之整合。

將要參加成年禮的青少年,之前他們常會秘密組織起來進行訓練,奮發練習跑步、摔角、跳舞等。所以到了正式成年禮時,他們都已訓練有素。南部阿美族少年舉行成年禮時,都必須在海濱搭起帳棚住宿兩碗,參加海岸的捕魚競賽。捕魚競賽結束後,各自歸社,有其姊妹或女友出迎,贈以新衣飾,帶羽冠,飲宴歌舞,歡欣慶賀,持續數日方休。現在阿美族的豐年祭中,仍可見到摔角、跑步和跳舞等活動。


邵族男子在十八至五十歲都要接受水戰訓練,成年禮也是在模擬水戰的戰鼓聲中進行的。


在豐年祭的第一天一早,男子攜武器齊聚長老家,由長老一一撫摸手掌,並大聲宣告敵人名字,然後沾粟酒點在男子額頭及武器上,表示不忘前仇。接著,男子分成兩隊,各乘一隻大船,在日月潭上模擬激烈的水戰,連打七天後,這些剛成年的男子便正式成為部落成員。


太魯閣族的感恩祭供物大部份是用雞豬等。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諾貝爾獎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獎牌。

諾貝爾獎獎牌。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囑所設立的獎項。諾貝爾是炸藥的發明者,因此也獲得了巨大的財富。但他對自己的發明用於破壞感到震驚,於1895年11月27日法國巴黎的瑞典-挪威人俱樂部上立下遺囑,用其遺產中的920萬美元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以表彰那些對社會做出卓越貢獻,或做出傑出研究、發明以及實驗的人士。







目錄

[隱藏]





[編輯] 諾貝爾獎的由來


諾貝爾一生沒有結婚所以沒有妻子、兒女,死前連親兄弟也去世了。但他發明了炸葯,取得了眾多的科研成果,成功地開辦了許多工廠,積聚了巨大的財富。在即將辭世之際,諾貝爾立下了遺囑:「請將我的財產變做基金,每年用這個基金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那些在前一年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人。」根據他的這個遺囑,從1901年開始,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創立了。諾貝爾在遺囑中還寫道:


把獎金分為5份:



  • 獎給在物理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獎給在化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或新改進的人;
  • 獎給在生理學醫學方面有最重要發現的人;
  • 獎給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理想主義的傾向並有最優秀作品的人;
  • 獎給為國與國之間的友好、廢除使用武力與貢獻的人。

為此,諾貝爾分設了5個獎。


1969年,諾貝爾基金會新設了第6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編輯] 獎金


1901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5周年時,諾貝爾獎第一次在原皇家音樂學院頒發了文學、物理、化學和生理學或醫學獎。從1902年起,諾貝爾獎每年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一開始,當時的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並不同意將此全國大獎頒發給外國人,但後來意識到該獎金對於這個國家的公共價值,他改變了主意。


諾貝爾獎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那天,舉行正式的頒獎典禮。但是獎金獲得者名單通常在當年的10月份就由不同的委員會宣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戰爭關係停頓了幾年。


諾貝爾獎的獎金豐厚,在同一年裡,各項獎金的數額是相同的,不同的年份,獎金數額有所變動,其幅度主要取決於市場行情。每個各項獎金可由兩個獲獎者均分享(最多不超過三人);如果當年無人得獎,則該獎金可留待翌年;每一項獎金在五年內至少應頒發一次,以鼓勵得獎人能夠繼續工作而不至於受到財政上的壓力。



[編輯] 獎項





獎牌
分類
特點























物理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
化學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
生理學或醫學瑞典卡羅琳醫學院負責頒發
文學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負責頒發
和平挪威議會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頒發
經濟學1968年瑞典銀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紀念之際增設了諾貝爾經濟科學紀念獎,每年由這家銀行提供與當年諾貝爾獎金相同金額的獎金,交由諾貝爾基金會統一使用。該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負責頒發,同時諾貝爾獎將不再增設任何獎項。


[編輯] 逸事



玛丽亚·居里——第一位两次诺贝尔奖得主

瑪麗亞·居里——第一位兩次諾貝爾獎得主








物理,1903年:發現放射性元素
化學,1911年:提煉出




  • 美國科學家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第一位以唯一獲得者身份兩次在不同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化學,1954年化學鍵的研究
和平,1962年:反對核武在地面測試







物理,1952年:發明電晶體
物理,1976年:建立超導BCS理論







化學,1958年:測定胰島素分子的結構
化學,1980年:核酸DNA序列的確定方法














  • 最年輕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









  • 1927年10月召開的第五次索爾維會議。參加會議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獲得或後來獲得諾貝爾獎。



[編輯] 統計數據


截至2006年底,共有768人和19個組織獲得諾貝爾獎[1]






獎項
自(1901年-2005年)
過去20年(1986年-2005年)






































































共計得獎數女性得獎數女性得獎數比例共計得獎數女性得獎數女性得獎數比例
化學14832.0%4600.0%
物理學17621.1%5100.0%
生理學/醫學18373.8%4349.3%
文學102109.8%20420.0%
和平1141210.5%29517.2%
總計723344.7%189136.9%
經濟學5700.0%3400.0%
總計780344.4%223135.8%


[編輯] 諾貝爾獎女性獲得者





共有33位:



1903年 - 瑪麗·居里 1963年 - 梅耶夫人



1911年 - 瑪麗亞·居里 1935年 - 伊倫·約里奧-居裡 1964年 - 多羅西·克勞富特·霍奇金



1947年 - 吉蒂·黛麗莎·柯里 1977年 - 羅莎琳·耶洛 1983年 - 巴巴拉·麥克林托克 1986年 - 瓦伊·蒙塔爾奇尼 1988年 - 格特魯德·埃利恩 1995年 - 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 2004年 - 琳達·巴克



1909年 - 塞爾瑪·拉格洛夫 1926年 - 格拉齊亞·黛萊達 1928年 - 西格裡德·溫塞特 1938年 - 珀爾·布克 1945年 -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 1966年 - 奈莉·薩克斯 1991年 - 內丁·戈迪默 1993年 - 托妮·莫里森 1996年 - 維斯拉瓦·辛波絲卡 2004年 - 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



1905年 - 貝爾塔·馮·蘇特納 1931年 - 珍妮·亞當斯 1946年 - 愛米莉·巴爾奇 1976年 - 貝蒂·威廉斯 1976年 - 梅里德·科雷根麥桂 1979年 - 德蕾莎修女 1982年 - 阿爾瓦·米達爾 1991年 - 昂山素姬 1992年 - 里戈韋塔·門楚·圖姆 1997年 - 喬迪·威廉士 2003年 - 希爾琳·艾芭迪 2004年 - 旺加里·馬塔伊



[編輯] 按得獎項分類統計數據



  • 數據只計入前8名










1 美國国旗 美國 75


2 英国国旗 英國 20


3 德国国旗 德國 19


4 法国国旗 法國 12


5 荷兰国旗 荷蘭 8


6 蘇聯前蘇聯(包括俄羅斯俄羅斯)6


7 瑞典国旗 瑞典 4


8 日本国旗 日本 3


 

1 美國国旗 美國 48


2 德国国旗 德國 29


3 英国国旗 英國 24


4 法国国旗 法國 6


5 瑞士国旗 瑞士 5


6 瑞典国旗 瑞典 4


7 加拿大国旗 加拿大 4


8 日本国旗 日本 2


 

1 法国国旗 法國 13


2 美國国旗 美國 10


3 英国国旗 英國 9


4 德国国旗 德國 7


5 瑞典国旗 瑞典 6


6 意大利国旗 義大利 6


7 西班牙国旗 西班牙 5


8 波兰国旗 波蘭 4


8 蘇聯前蘇聯(包括俄羅斯俄羅斯)4




[編輯] 其他類似諾貝爾獎的獎項


在一些諾貝爾獎未包括的領域,也有其他不是由諾貝爾獎基金會頒發的大獎,鼓勵在該領域的傑出貢獻,如:





領域
獎項
英文名
獎項簡介


















































數學菲爾茲獎Fields Medal
數學阿貝爾獎Abel Prize挪威國王設立
電腦圖靈獎Turing Award
音樂保拉獎Polar Prize
地質沃拉斯頓獎Wollaston Medal
數學、視覺藝術聽覺藝術邏輯學哲學肖克獎Schock Prizes
建築學普利茲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高科技基礎科學藝術哲學京都獎Kyoto award
天文生命科學醫學數學科學邵逸夫獎Shaw Prize
新聞普利茲獎Pulitzer Prize
幽默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每年頒發一次,旨在獎勵那些「無法或不該重複的」研究工作


[編輯] 爭議


人們對諾貝爾獎的爭議點主要是集中在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對象,得主必須是三人以下的限制,少數幾位得主支持納粹,還有諾貝爾獎不設立數學獎。


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對象有可能並不愛好和平,這是比較大的爭議,因為諾貝爾基金會無法確定得獎人在得到和平獎後是否還會發動戰爭,所以諾貝爾基金會只能在道德層面上約束得獎者,希望得獎者保持最大限度的剋制。


諾貝爾獎的老規矩:得主必須是三人以下,也產生了較大的爭議,有人說這個規則與西方價值觀相吻合,該獎項只是表彰在科學領域中有重大突破的個人和小團隊的。不過也有例外的是諾貝爾獎中的和平獎,分別在1917年1944年1963年頒發給了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組織。


另外一個大的爭議是在二戰期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有的為了自身利益而為希特勒效勞的,與和平獎得主相同,諾貝爾基金會無權利使得主改變自己的看法,也只能在道德層面上約束得獎者。


關於諾貝爾基金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是中世紀歐洲航海家,他在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並成為到達美洲新大陸並發表其事業的首位西歐人。


 






早年生活


 


哥倫布生於義大利熱那亞市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猶太人後裔,自幼便熱愛航海。在當時,因為教會的關係,人們大多相信天圓地方,但哥倫布卻對此產生質疑,他認為之所以帆船向大海啟航後,船身由下而上漸漸消失的原因正是因為地球是圓的。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


 


但同時間,歐洲國家極需要南東南亞的香料黃金。但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對開的風暴角 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哥倫布在到處遊說了十幾年後,於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


 


爭議


1.美洲的發現


事實上,美洲無需任何人去發現。早在冰河時期,水平面下降,白令海峽露出陸地,人類就已經從當時的亞洲大陸到達美洲。千百年來,居住於美洲大陸上的印第安人和中、南美洲部落已經在該地建立起一定規模的社會,自給自足。哥倫布所謂的發現,客觀地看只是歐洲人的「發現」。


 


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有很多人開始相信北歐維京人早就發現了美洲。甚至有人提出中國人鄭和1421年便已發現美洲大陸,如孟西士的《1421:中國發現世界》,但這個論點未能被證實。但不論怎樣,哥倫布作為第一個使歐洲人普遍知道美洲大陸的人的地位則是毋庸置疑的。


 


2.哥倫布的國籍


對於哥倫布的國籍有多種不同的說法,至今未有定論。人們對1470年以前的哥倫布所知甚少,普遍觀點認為哥倫布出生於熱那亞共和國(今義大利境內),但也有觀點認為他出生於葡萄牙,或希臘[1]




 


 


小故事


   一四九二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之後,回到了西班牙。在一次歡迎宴會中,忽然有人高聲說道:「我看這件事不值得這樣慶祝。哥倫布不過是坐著船往西走,再往西走,碰上了一塊大陸而已。任何一個人只要坐船一直向西行,都會有這個發現。宴會席上頓時鴉雀無聲,面面相覷。哥倫布笑著站起來,順手抓起桌上放著的熟雞蛋,說:「請各位試試五看,誰能使熟雞蛋的小頭朝下,在桌上站住?」  大家都拿起面前的熱雞蛋,試著、滾著、笑著,但誰也沒把它立起來。


 


   哥倫布微笑著,拿起熟蛋,把尖頭往桌上輕輕一敲,那稍微碎了一點殼的蛋就穩穩地立在桌上了。那人高叫道:「這不能算,他把蛋殼摔破,當然可以站住。」  這時,哥倫布正色說道:「對!你和我的差別就在這里,你是不敢摔,我是敢摔。世界上的一切發現和發明,在一些人看來都是簡單不過的。然而他們總是在別人指出應該怎樣做以後才說出來。」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3%A5%E5%80%AB%E5%B8%83


http://celebrity.50g.com/htmlpage/favorite.htm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士山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富士山
(富士山·ふじさん·Fuji San)



 





富士山和山下盛開的櫻花、行駛中的新幹線



海拔



3776公尺



位置



日本靜岡縣山梨縣



山脈



孤立



座標



北緯35.358度,東經138.731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



類別



活火山(低爆發可能)



首次登頂



663





富士山在日本的位置


富士山是日本一座橫跨靜岡縣山梨縣活火山,位於東京西南方約80公里處,主峰海拔3776公尺,是日本國內的最高峰[1]富士山頂終年積雪,屬於本州地區的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範圍內,不但是名列日本百名山之一,同時也是日本三名山之一。聞名全球的富士山是日本重要的象徵之一,其在古代文獻中亦被稱為不二、不盡或是富慈,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


在富士山山麓周圍,分佈著5淡水湖,統稱富士五湖,是日本著名的觀光度假名勝地。富士山有4個主要的登山口,分別為富士宮口、須走口、御殿場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等,其中前三個登山入口都在靜岡縣內。


由於富士山本身的魅力和在日本的地位,人們一直以來希望將其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但是由於大量的觀光遊客和登山家以及無良商販所丟棄的垃圾,構成了富士山壯麗外觀下陰暗的一面。甚至在全球的登山家之間還流傳著「不要像對待富士山一樣對待珠穆朗瑪峰」這樣的傳言。也因為此,至今富士山進入世界遺產的努力尚未成功。於是,有關方面正努力將富士山登錄為入選標準較為寬鬆的世界文化遺產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咾咕石是澎湖人主要的古厝建材失落的天堂~東沙環礁 咾咕石的一生 烏坵現代危機
早安˙澎湖變色綠島小琉球東沙環礁 烏坵
馬祖 彭佳嶼 綠島澎湖 龜山島 蘭嶼 金門
綠島的美麗與哀愁 再建綠島 弱肉強食後的島嶼~小琉球

咾咕石的一生                        


十月初,澎湖白沙鄉通樑村民,發起為魚兒再造家園的活動,因為近年來澎湖的近海漁業資源日漸枯竭,而傳統的抱墩手撈魚法也逐漸沒落,因此,村長特別提供家中自用的咾咕石材,並加上海洋生態學者的研究,希望結合生態復育。傳統捕魚法保存以及發展觀光休閒漁業,創造一處人與生態雙贏的環境。


在澎湖島上,四處可見由一顆顆咾咕石堆砌而成,並獨具滄桑風味的古厝與防風圍牆,這些不同大小,形狀不規則的咾咕石建材,其實是澎湖人早期從海底挖取回來的活珊瑚礁石。因為,澎湖以前建材較缺乏,所以只好就地取材,利用海底的天然珊瑚礁石,但是珊瑚礁生態系,是海洋自然資源的重要生產基地,當基礎被破壞之後,近海漁業資源區也就跟著瓦解,而當磚塊、水泥、鋼筋逐漸成為建材主流,並取代了咾咕石的功能之後,許多咾咕石也被隨意丟棄,部分老漁民,認為這些原本屬於淺海魚類棲息地的珊瑚礁,沒有再利用實在很可惜。


因此,通樑村長先將用來蓋防風牆的咾咕石,搬到海邊潮間帶,並發起讓咾咕石回歸大海,為魚兒造家的活動。而活動當天,上百名響應號召的民眾,也一起捲起褲管,在潮間帶,以人力傳接方式,將咾咕石一顆顆堆砌成石墩,而珊瑚礁具多孔隙的堅硬碳酸鈣骨骼,是海藻及小型生物的附著物,尤其,石頭與石頭之間的縫隙,將形成魚類最佳的躲藏與覓食棲息場所。據老一輩的漁民表示,以前在這種石墩以抱礅漁法抓魚時,石斑魚。過仔魚有時一次可以抓好幾斤,雖然,石墩才剛砌好,但已看到老漁民充滿期待與興奮的眼神。


來自海洋的咾咕石,數百年來,一直是澎湖人的庇護堡壘,它為子子孫孫擋住炙熱的陽光,刺骨的寒風,歷盡風雨的洗鍊,當任務不再之後,咾咕石才再度被發現原始的功能,得以回歸海洋,終結人造文化符號的枷鎖。澎湖咾咕石在一來一往之間,蘊含著老漁民覺醒後的救贖意義,畢竟珊瑚礁石要適才適所,自然資源才得以永續利用。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版權所有。 台北市內湖康寧路3段75巷70號  公視網際網路組製作
 © 2002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形名稱柱狀玄武岩
  地形種類:山丘、海崖
  地形簡述

柱狀玄武岩是澎湖縣特有的自然景觀,在澎湖離島地區較為雄偉壯觀,在本島地區即是屬西嶼鄉地區的較為壯觀。柱狀玄武岩從近處觀看,可見玄武岩的柱狀節理呈平行的直線或優美的弧線排列,高高低低的玄武岩柱像風琴管般密集地排列在崖邊。柱狀玄武岩因為質地的差異,顏色也有所不同,包括黑色、灰色、赭紅色、棕灰色,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得耀眼;另外,在形狀上也富有變化,或直立狀、彎曲狀、放射狀、倒臥狀等。


 
  地質種類玄武岩
  地質簡述

玄武岩是火山岩的一種,其熔岩流在冷卻時體積收縮,如在理想的環境下,會產生許多等距的收縮中心,這些中心因收縮所產生的張力,在均質的熔岩狀況下,就會發生六角柱狀的破裂面,此種破裂面極為節理;當熔岩逐漸由外緣向內部冷卻時,收縮也跟著進行,在地表的多角形狀也向內延伸,最後終於形成垂直岩面的柱狀節理、粗大石柱,即所謂的柱狀玄武岩。此外,如果熔岩不是均質,或收縮張力不均,就會發生五角、四角或多角形的節理。


 
  影片介紹

   影片播放


 


















柱狀玄武岩-節理
柱狀玄武岩-小門
柱狀玄武岩-大果葉
柱狀玄武岩-池西
 

國家圖書館 走讀台灣 版權所有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城



[編輯首段]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萬里長城)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本文講述的是中國的長城。關於「長城」的其他意思,詳見「長城 (消歧義)」。




世界遺產標誌
長城

                                          八達嶺長城






















地圖


长城
长城的位置

英文名稱The Great Wall of China
法文名稱La Grande Muraille de Chine
國家中國
登錄類型文化遺產
評定標準
文化遺產(I)(II)(III)(IV)(V)
1987年
長城英文官方網站


长城 长城

 
長城


 

 


 

長城一般指現存中國明長城,東起鴨綠江邊的虎山長城,西至嘉峪關,全長7,300多公里(另據報導,1990年一個徒步走完長城的中國人的計步器顯示為6,700公里),合14,600華里,所以被稱為萬里長城,在西方也常被稱為中國長城。長城平均高6-7米、寬4-5米,是建於中國古代的浩大的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幾個巨型結構[1][2]


以長城為分界,長城以北常被稱為塞外(北部和西北部)或關外(東北部),而長城以南稱為關內


長城同時也是世界上人造建築的幾個記錄保持者,其長度占地面積重量等。







目錄

[隱藏]



[編輯] 歷代長城


中國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三代的規模最大。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已經被擊敗不再成為威脅,未修長城;宋朝時,失去燕雲十六州使得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僅僅起到盤查路人和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也未修長城。現代修長城,除了是對古跡的維修和保護外,也部分程度上是為了發展旅遊,但在軍事上已經失去意義。



[編輯] 秦代長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人北逐匈奴,佔據河套,並修築長城。「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余年。」(《史記·蒙恬列傳》)秦長城把過去秦、趙、燕三國長城連接起來,從臨洮遼東的綿延萬里,從此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秦長城可大致分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於今甘肅省岷縣,循洮河北至臨洮縣,經定西縣向東北至寧夏固原縣、甘肅環縣、陝西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然後向北折至今內蒙古托克托南,抵黃河南岸。北段即黃河以北的長城沿陰山西段的狼山,向東至大青山北麓,再向東經今內蒙集寧、興和至河北尚義,再向東北經今河北張北、圍場,再向東經撫順、本溪後向東南,終於朝鮮清川江入海處。


在修筑北方長城的同時,原諸侯國間用以「互防」的長城被拆毀:「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史記·秦始皇本紀》)秦長城對於抵禦匈奴的騷擾,保障中原生產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為了修築長城動用了30萬人,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這一繁重的修築工程,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孟姜女的故事便來源於此。現在臨洮附近,陰山、大青山一線,都有秦長城遺跡殘存。



[編輯] 漢代長城


漢朝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以抵禦北方匈奴的侵襲。從漢文帝漢宣帝,築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鴨綠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的長城。漢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編輯] 北朝及隋代長城


北朝北魏東魏北齊北周對長城進行了修築與增建。其中以北齊年間修建規模最大。隋文帝時,為防範突厥,多次於冬季征發丁壯修築長城。隋煬帝時,兩次於夏季大規模征發勞力修築,此時防禦的對象還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渾長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將東起紫河,經朔方靈武直至榆谷以東的長城、築壘基本連成一線。



[編輯] 金代長城


金朝為防禦蒙古,開始大築長城。金朝所修長城,史稱金界壕或金邊堡。



[編輯] 明代長城




主條目:明長城


 

長城的衛星照片。位於中國山西省北部。低角度的日照以及薄雪突出了長城的一段,以一條黑色線形從圖像的左下角延伸到右上角。

到了明朝,從洪武萬曆,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成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長城。這也是現在所見到的大部份長城。



[編輯] 山西、河北的內、外長城


位於山西河北外長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是明代北疆的國界。明朝初年,為了對抗北元,明軍多番出擊,同時也沿前線修築長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條石,置敵台、堡壘、關隘以作守備,同時,沿邊建立長期世襲服軍役的衛所制度,使他們世世代代守衛邊疆。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多位明帝為保護自身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內長城作為第二道防線。


內、外兩段長城在西邊於山西忻州市偏頭關(俗稱偏關,明代時為山西鎮總兵駐地)匯聚。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15 Thu 2007 22:42
  • 蚱蜢




臺灣大學昆蟲標本館數未典藏



























蚱蜢http://www.imdap.entomol.ntu.edu.tw/CommonInsect.php

蝗 蟲


 



俗稱:蚱蜢
牠們的生活史是卵..幼蟲..成蟲,屬不完全變態。具咀嚼式口器,為植食性昆蟲。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叢中,常看到牠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葉片,牠的觸角沒有螽斯那麼長,呈短鞭狀,但擁有強而有力的後腿,可利用彈跳來避開天敵。有時可看到兩隻蝗蟲雄上雌下的結婚畫面。
外型特徵:體長雄21~31mm、雌24~39mm,體背灰褐色,腹部和腳是綠色,體色差異頗大,會與棲息環境相似,形成保護色。生態習性:稻蝗是平地及低海拔地區草叢中極常見的蝗蟲,每年可發生兩代。
成蟲的後腳腿節具有一列相當於彈器 的乳頭狀突起,前翅徑脈基部有相當於弦器的粗脈,二者摩擦時,振動翅的震區便可發出聲音,這就是牠們的發音器。蝗蟲的聽器也很特別,位於腹部第一節的側方。依蝗蟲的生活習性可分成遷移型與非遷移型,二者皆對作物有很大的威脅,尤以前者破壞性甚強,只要其過境則所有的綠色植物莫不被啃食殆盡。蝗災所帶來的震撼實在令人不敢恭維。 其食性甚雜,遍食各種綠色植物,尤以禾本科植物更是愛不釋口。


http://bio.pijh.hc.edu.tw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平溪天燈】祈福天燈齊飛點亮平溪夜空




「北天燈、南蜂炮」已成台灣元宵節最負盛名活動,平溪鄉放天燈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近年來每年都吸引十多萬民眾前來參加此盛會。


「北天燈、南蜂炮」已成台灣元宵節最負盛名活動,平溪鄉放天燈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近年來每年都吸引十多萬民眾前來參加此盛會。天燈又名孔明燈,相傳起源於三國時代,由諸葛先生首創,是為了要在城內傳遞軍情,遂利用熱汽球原理製成。平溪天燈原本是用來報平安所施放的信號,現今已成為一種祈福、求平安的活動。平溪鄉有許多販售天燈的店家,有些標榜以傳統手工技藝製作,可以打聽看看。



元宵節前後,台北縣政府都會舉辦燈節活動,各地遊客齊聚平溪鄉,一盞盞冉冉上升的天燈,將小鎮的夜空點綴得更炫麗迷人。隨著天燈升空愈來愈高,看上去就像是雨夜之後出現的點點繁星,壯闊祥和的景象,常引起遊客的讚嘆,所以有「層巒疊嶂、萬籟俱寂、寒夜群山、千燈並起」的讚譽呢!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