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資料蒐集 (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Feb 27 Tue 2007 11:54
  • 天燈

寧 靜 的 平 溪 夜 空 , 元 宵 節 因 天 燈 的 點 綴 , 顯 得 分 外 美 麗 燦 爛 。

臺 北 縣 平 溪 、 十 分 一 帶 , 位 處 偏 僻 山 區 , 開 發 甚 遲 交 通 不 便 , 原 為 平 埔 族 的 勢 力 範 圍 。 早 期 入 山 開 拓 的 漢 人 , 常 遭 殺 害 或 土 匪 搶 劫 , 由 於 通 信 不 便 ,墾 拓 的 人 們 遂 以 「 放 天 燈 」 互 報 平 安 , 後 來 逐 漸 演 變 成 當 地元 宵 夜 特 有 的 習 俗 。

天 燈 亦 稱 「 孔 明 燈 」 ,相 傳 為 三 國 時 代 諸 葛 亮 所 發 明 , 作 為 軍 事 通 信 之 用 , 另 一 種 說 法 則 因 其外 型 像 孔 明 畫 像 的 帽 子 而 得 名 。


天 燈 的 結 構 可 分 為 主 體 與 支 架 兩 部 份, 主 體 大 都 用 棉 紙 或 油 皮 紙 糊 成 , 支 架 則 用 竹 篾 組 成 , 口 圓袋 方 , 大 小 各 異 。

底 底 層 支 架 中 間 , 綁 有 一 塊 沾 上 煤 油的 粗 布 或 金 紙 , 放 飛 前 將 煤 油 方 形 天 燈 點 燃 , 並 把 整 座 燈 按於 接 近 地 面 處 , 燃 燒 一 陣 子 之 後 , 熱 空 氣 便 能 使 整 個 天 燈 飛昇 上 空 ,      如 果 天 氣 不 錯 , 底 部 煤 油 燒 完 , 孔 明 燈 還 會 自 動 下降 呢 !


平 溪 、 十 分 雖 地 處 偏 僻 , 但 其 放 天 燈 的 活 動 因 媒 體 報 導 , 吸 引 大 量 的 人 潮 , 不 僅 天 燈 愈 來 愈 多 , 體 積 也 愈 做 愈 大 , 燈 上 還 繪 有 各 種 圖 案 及 書 寫 放 天 燈 者 的 姓 名 , 於 是 有 「 放 得 愈 高 , ( 事 業 ) 升 得 愈 高 」 的 說 法 。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html/taipei1.htm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home.kimo.com.tw/liucomics/liuintro.htm










                                      ││
本館介紹劉興欽生平劉興欽漫畫簡介劉興欽發明簡介相關連結││


 



    


   


興欽老師,1934年生於新竹縣大山背地區。 


           幼年以機智反應快聞名鄉里,被暱稱為 『綻剁頭、阿欽牯』,意思是頑皮的小阿欽,年長之後,更以幽默風趣博人讚賞,大家改稱他『老人惜』,意思是可愛的老阿欽。機智和幽默並非劉老師僅有的專長,他的漫畫堪稱台灣瑰寶,無數的發明更是充滿了無限巧思,這和他從小就自我要求,凡事務實又追求完美的個性有關。擔任過小學老師,也擔任過小學老師的老師,甚至大學教授,但是他在教學之時,一向只在意傳道授業解惑,對於什麼老師、教授、博士、慢畫家、發明家等頭銜卻毫不在意。


         劉興欽老師的漫畫人物最為人所熟知的有阿三哥與大嬸婆、小聰明與機器人、丁老師等等,其他所創造出之漫畫人物數量之多,要用十根手指頭數十來遍以上。這三百多部漫畫,加上他的兒童文學作品,內容在在表現出劉興欽老師的機智幽默與啟發創意的玄機,也反應出當時的生活寫照,這也難怪這些漫畫從以前道現在,永遠都是老中青三代老少咸宜的暢銷書。


         劉興欽老師的發明更是讓人讚嘆不已。例如現在大家在下雨天常用的集雨伸縮傘,或是每個人都用過的魔術鉛筆,都是劉老師的原創發明,自動免削鉛筆、機器人自學機,只要用過的人一輩子都忘不了。其他還有高深莫測的海浪發電、透氣胸罩等等,這些若非實際可行的發明,又哪能獲得世界各國專利呢?林林總總,劉老師的世界發明專利多達一百三十八種,使得歷任總統無不對他這位天才畫家暨發明家刮目相看,請他到總統府小坐或函敘。


         走過璀璨有聲的歲月,劉興欽老師轉而潛心投入社會服務工作,開始點點滴滴把心力回饋給愛戴過他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社區目前位於新竹內灣的劉興欽漫畫暨發明館,就是劉老師具體呈現心血結晶的成果,而這也正是他的『老可愛』之處,我們都愛他,就像他愛我們一樣。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第一位女詩人 - 陳秀喜(1921-1991)


陳秀喜于一九二一年出生於新竹。幼時為養女,憑公學校程度,十五歲即以日文寫詩、寫短歌及俳句,之後曾出版日文短歌集「斗室」。因為國民政府遷台,推行北京話的國語,陳秀喜直到三十六歲才學中文,從注音符號學起,開始以中文寫詩。她對日本統治感觸甚深,表示「與其寫一千首日文詩,不如寫一首讓下一代兒女們能看懂之中文詩」。在此抱負下,她克服語文障礙,終能以漂亮的中文出版四本現代詩集:「覆葉」、「樹之哀樂」、「灶」、「玉蘭花」。中年才出發,有如此佳績,實屬罕見。


陳秀喜一生遭遇坎坷,身為舊時代之媳婦,備受婆婆之虐待,五十七歲時因第一任丈夫外遇而與他離婚,「棘鎖」一詩便是批判傳統婚姻對女性之壓迫。她離婚後,隱居關子嶺,文友盈門,喜以陳姑媽稱之。她的詩採擷日常瑣事,帶著濃濃之鄉土情懷。「美麗島」一詩被李雙澤修改後譜曲,成為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她也以「玉蘭花」象徵台灣女性粗生粗養的堅韌,活力十足,命運卻頗為悲涼。


陳秀喜獲美國國際詩獎第二名的「我之筆」詩,道盡日本殖民之悲愴。她曾赴日拜訪日本重要詩人堀口大學,當被稱讚日語說得優雅時,她即寫了一首短歌回答,意其日語之所以優雅,乃因家鄉有殖民地之故。大她十多歲的老詩人看了之後,跪於榻榻米上,向其致歉。 陳秀喜於一九六七年加入笠詩社,一九七一年任社長,直至去世止。


 


 


 


http://www.pts.org.tw/~web01/female/w5.htm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第一人章節提到:


1.   台灣第一位進士鄭用錫、


2.   第一位音樂家張福興 、


3.   革命家謝雪紅、


4.   醫師蔡阿信、


5.   畫家陳進、


6.   記者楊千鶴、


7.   指揮家郭美貞、


8.   油畫家陳澄波、


9.   第 一位台灣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 ...


10.  台灣第一次起義的人是郭懷一。




  • 台灣第一位女畫家 - 陳進(1907-1998)

陳進于一九O七年出生在新竹香山商人之家,父親經商致富,也收藏字畫自娛,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時,被她的日本水彩畫老師鄉原古統發現的。在父親的支持下,十九歲的陳進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一年級便以膠彩畫〈罌粟〉、〈潮〉、〈姿〉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林玉山、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震驚畫壇。


一九三四年完成「合奏」,細膩優雅之閨秀畫,贏得日本畫家最高榮譽,入圍日本第十五屆帝展。與〈合奏〉一樣,陳進以富貴之家生活優渥的女性為題材的〈優閒〉、〈化妝〉,工筆細細描繪背景鑲嵌螺鈿的屏風,或美人斜倚讀《詩韻全集》的精美古床,穿著典雅華麗,含蓄的閨秀與精密勾勒名貴傢具相映襯,陳進為我們展現一個市井小民所不熟悉的階級,可貴的是,畫家生活在這錦玉叢中並沒有因物質而弱畫了她的藝術。


陳進對繪畫專注而沈迷,遲至四十歲才結婚,婚後藝術與生活結合為一,題材擴展至花卉、家庭。她又虔誠信佛,亦作佛教畫。繪畫風格寫實,不脫閨秀氣質。一九五六年,開第一次個展,頗受好評。她終生與繪畫為伍,長達七十年。陳進身為女性,又出身世家,在風氣未開的時代,即投入繪畫,且終生以為志業,顛覆女性不能成為職業畫家的論述。八十年代後,本土美術開始受注意,默默耕耘從未間斷的陳進,有如出土人物般,終於受到肯定與贊譽。


古時女性,如受過良好教育的閨秀名媛,專心投入藝術創作,將之當做個人事業生命來完成的,是少之又少。西方女性主義者認為這與她們的才華無關,西方女性與上流社會的男性一樣,必須面對社會、家庭太多的要求與期望,因之無法像職業畫家一樣,能學而專精,反而只是到藝術領域裡玩一玩而已。回頭看中國歷代希罕珍貴的女畫家,如明朝仇珠、清末任霞得等人,幾乎毫無例外全都生長在擅寫丹青的家庭裡。今年剛去世的台灣女畫家陳進不僅顛覆了西方女性主義者的論述,也推翻了中國古代女畫家的學畫途徑。



  • 台灣第一位女畫家 - 陳進(1907-1998)

陳進于一九O七年出生在新竹香山商人之家,父親經商致富,也收藏字畫自娛,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時,被她的日本水彩畫老師鄉原古統發現的。在父親的支持下,十九歲的陳進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一年級便以膠彩畫〈罌粟〉、〈潮〉、〈姿〉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林玉山、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震驚畫壇。


一九三四年完成「合奏」,細膩優雅之閨秀畫,贏得日本畫家最高榮譽,入圍日本第十五屆帝展。與〈合奏〉一樣,陳進以富貴之家生活優渥的女性為題材的〈優閒〉、〈化妝〉,工筆細細描繪背景鑲嵌螺鈿的屏風,或美人斜倚讀《詩韻全集》的精美古床,穿著典雅華麗,含蓄的閨秀與精密勾勒名貴傢具相映襯,陳進為我們展現一個市井小民所不熟悉的階級,可貴的是,畫家生活在這錦玉叢中並沒有因物質而弱畫了她的藝術。


陳進對繪畫專注而沈迷,遲至四十歲才結婚,婚後藝術與生活結合為一,題材擴展至花卉、家庭。她又虔誠信佛,亦作佛教畫。繪畫風格寫實,不脫閨秀氣質。一九五六年,開第一次個展,頗受好評。她終生與繪畫為伍,長達七十年。陳進身為女性,又出身世家,在風氣未開的時代,即投入繪畫,且終生以為志業,顛覆女性不能成為職業畫家的論述。八十年代後,本土美術開始受注意,默默耕耘從未間斷的陳進,有如出土人物般,終於受到肯定與贊譽。


古時女性,如受過良好教育的閨秀名媛,專心投入藝術創作,將之當做個人事業生命來完成的,是少之又少。西方女性主義者認為這與她們的才華無關,西方女性與上流社會的男性一樣,必須面對社會、家庭太多的要求與期望,因之無法像職業畫家一樣,能學而專精,反而只是到藝術領域裡玩一玩而已。回頭看中國歷代希罕珍貴的女畫家,如明朝仇珠、清末任霞得等人,幾乎毫無例外全都生長在擅寫丹青的家庭裡。今年剛去世的台灣女畫家陳進不僅顛覆了西方女性主義者的論述,也推翻了中國古代女畫家的學畫途徑。



  • 台灣第一位女畫家 - 陳進(1907-1998)

陳進于一九O七年出生在新竹香山商人之家,父親經商致富,也收藏字畫自娛,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時,被她的日本水彩畫老師鄉原古統發現的。在父親的支持下,十九歲的陳進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一年級便以膠彩畫〈罌粟〉、〈潮〉、〈姿〉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林玉山、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震驚畫壇。


一九三四年完成「合奏」,細膩優雅之閨秀畫,贏得日本畫家最高榮譽,入圍日本第十五屆帝展。與〈合奏〉一樣,陳進以富貴之家生活優渥的女性為題材的〈優閒〉、〈化妝〉,工筆細細描繪背景鑲嵌螺鈿的屏風,或美人斜倚讀《詩韻全集》的精美古床,穿著典雅華麗,含蓄的閨秀與精密勾勒名貴傢具相映襯,陳進為我們展現一個市井小民所不熟悉的階級,可貴的是,畫家生活在這錦玉叢中並沒有因物質而弱畫了她的藝術。


陳進對繪畫專注而沈迷,遲至四十歲才結婚,婚後藝術與生活結合為一,題材擴展至花卉、家庭。她又虔誠信佛,亦作佛教畫。繪畫風格寫實,不脫閨秀氣質。一九五六年,開第一次個展,頗受好評。她終生與繪畫為伍,長達七十年。陳進身為女性,又出身世家,在風氣未開的時代,即投入繪畫,且終生以為志業,顛覆女性不能成為職業畫家的論述。八十年代後,本土美術開始受注意,默默耕耘從未間斷的陳進,有如出土人物般,終於受到肯定與贊譽。


古時女性,如受過良好教育的閨秀名媛,專心投入藝術創作,將之當做個人事業生命來完成的,是少之又少。西方女性主義者認為這與她們的才華無關,西方女性與上流社會的男性一樣,必須面對社會、家庭太多的要求與期望,因之無法像職業畫家一樣,能學而專精,反而只是到藝術領域裡玩一玩而已。回頭看中國歷代希罕珍貴的女畫家,如明朝仇珠、清末任霞得等人,幾乎毫無例外全都生長在擅寫丹青的家庭裡。今年剛去世的台灣女畫家陳進不僅顛覆了西方女性主義者的論述,也推翻了中國古代女畫家的學畫途徑。



  • 台灣第一位女畫家 - 陳進(1907-1998)

陳進于一九O七年出生在新竹香山商人之家,父親經商致富,也收藏字畫自娛,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時,被她的日本水彩畫老師鄉原古統發現的。在父親的支持下,十九歲的陳進考入東京美術學校,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一年級便以膠彩畫〈罌粟〉、〈潮〉、〈姿〉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林玉山、郭雪湖被譽為「台展三少年」,震驚畫壇。


一九三四年完成「合奏」,細膩優雅之閨秀畫,贏得日本畫家最高榮譽,入圍日本第十五屆帝展。與〈合奏〉一樣,陳進以富貴之家生活優渥的女性為題材的〈優閒〉、〈化妝〉,工筆細細描繪背景鑲嵌螺鈿的屏風,或美人斜倚讀《詩韻全集》的精美古床,穿著典雅華麗,含蓄的閨秀與精密勾勒名貴傢具相映襯,陳進為我們展現一個市井小民所不熟悉的階級,可貴的是,畫家生活在這錦玉叢中並沒有因物質而弱畫了她的藝術。


陳進對繪畫專注而沈迷,遲至四十歲才結婚,婚後藝術與生活結合為一,題材擴展至花卉、家庭。她又虔誠信佛,亦作佛教畫。繪畫風格寫實,不脫閨秀氣質。一九五六年,開第一次個展,頗受好評。她終生與繪畫為伍,長達七十年。陳進身為女性,又出身世家,在風氣未開的時代,即投入繪畫,且終生以為志業,顛覆女性不能成為職業畫家的論述。八十年代後,本土美術開始受注意,默默耕耘從未間斷的陳進,有如出土人物般,終於受到肯定與贊譽。


古時女性,如受過良好教育的閨秀名媛,專心投入藝術創作,將之當做個人事業生命來完成的,是少之又少。西方女性主義者認為這與她們的才華無關,西方女性與上流社會的男性一樣,必須面對社會、家庭太多的要求與期望,因之無法像職業畫家一樣,能學而專精,反而只是到藝術領域裡玩一玩而已。回頭看中國歷代希罕珍貴的女畫家,如明朝仇珠、清末任霞得等人,幾乎毫無例外全都生長在擅寫丹青的家庭裡。今年剛去世的台灣女畫家陳進不僅顛覆了西方女性主義者的論述,也推翻了中國古代女畫家的學畫途徑。 http://www.pts.org.tw/~web01/female/w1.htm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www.books.com.tw/activity/andersen/andersen/file2.htm


一位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安徒生


  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誕生於丹麥富恩島奧登塞小鎮,是十九世紀的世界童話大師。


  自幼家貧,11歲父逝,生活更為困頓。安徒生從小觀察敏銳,想像力豐富,14歲時告別家鄉到哥本哈根,下定決心要當一個藝術家,卻面臨走投無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藝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學習的機會,安徒生此間閱讀大量名家如哥德、拜倫的作品,也學著創作詩篇與劇本。17歲發表作品《嘗試集》,24歲出版長篇幻想遊記《阿馬格島漫遊記》,第一版銷售一空,原本在飢餓中掙扎的安徒生從此脫離貧窮的陰影。


  1829年4月,安徒生另一部創作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正式在皇家歌劇院上演的那一天,這位年輕的劇作家靜靜地坐在大劇院的一個角落裡,望著那些他所創作的人物形象活生生地出現在觀眾的面前,聽著觀眾的喝采,他的眼中不禁流出一行行的熱淚。十年前,他幾次想在這個劇院裡找到一個小小職位,都遭到了奚落和否定。從那時起到現在舞台上的演出為止,這是一段多麼艱苦和漫長的過程!今天,他終於成功了,得到了公眾的承認。


  安徒生是從寫成年人的文學作品開始的,不過他對丹麥文學──也對世界文學──的最大貢獻,卻是童話。1835年,安徒生在創作了詩歌、小說、劇本,並受到社會承認之後,他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誰最需要他寫作呢?他感到最需要他寫作的人莫過於丹麥的孩子,特別是窮苦的孩子。他們是多麼寂寞,不但沒有上學機會,沒有玩具,甚至還沒有朋友。他自己就曾經是這樣一個孩子。為使這些孩子淒慘的生活有一點溫暖,同時通過這些東西來教育他們,使他們熱愛生活、熱愛美和真理,他就要為他們寫些美麗的作品,富有現實意義的作品。他覺得最能表達他的這個思想的文學形式就是童話了。他要寫童話,要做一個童話作家。


安徒生從此成了一個具有特殊風格的童話作家。他過去的歷程──艱苦的生活、學習、寫作和旅行,在他看來完全是一種有意義的準備和練習,即為童話的創作墊下基礎。從此童話成了他的主要創作活動。他花費40載光陰,為孩子撰寫了164則童話,文體包括故事、散文、散文詩及兒童小說。文體簡潔樸素,但充滿豐富想像力與濃厚詩情及哲理,又能反映所處時代和社會生活,表達平凡人的感情與意願。因此他的童話,表面上是「為孩子們講的故事」,實際上卻適合任何年齡層。


  安徒生滿腔熱情地歌頌人民的優良品質,同時又尖銳地揭露社會中形形色色的醜態,以此襯托人民的心靈美,使讀者以感人的詩境和意境中發現真理,發現人類靈魂中最誠實、最美麗、最善良的事物,從而使人們的感情得到淨化與昇華。從這一點來看,安徒生堪稱是一位偉大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0 Mon 2006 09:23
  • 老鷹
















為幼鳥進行繫放是進行黑鳶研究的一大步,
但是如何繼續研究,仍然需要許許多多的支
援及協助。 
儘管黑鳶的巢位相當地高,但是仍然躲不
過獸夾的魔爪,黑鳶堪慮的前途由此可見。

黑鳶獨特的翼形及魚尾般的尾部是其最大的特徵。

北海岸的松樹漸次凋零,棲息在樹上的黑鳶
自己的命運如何?將要掌握在你我的手中。

        



黑鳶舊稱老鷹,也就是我們小時候玩老鷹抓小雞的老鷹。以前的人對分類較不講究,只要是在天上飛的,看起來孔武有力的猛禽,不管什麼鷹通通都叫做老鷹,這顯然沒什麼學問,所以一些鳥友就用「台灣老鷹」來稱呼牠,以便和一些習慣把所有猛禽都叫做老鷹的稱呼區別。可是這個辭也有些問題,因為牠不是台灣特有種,外國也有,若在台灣叫牠台灣老鷹、在泰國叫牠泰國老鷹、在澳洲叫牠澳洲老鷹,那豈不天下大亂,所以又一些有識之士建議跟著海峽對岸的同好叫牠「鳶」(科學無國界,此事無關統獨),後來「鳶」這個名字也在台灣使用了
若干年。


◎基本資料:


成鳥身長約56㎝、翼長約417-465㎝、體重約630-1030g、蛋 2-5 個,白底有紅棕色斑點、孵卵期約38天、幼雛期約40-42天。黑鳶全身暗棕色,牠最大的特徵是牠那魚尾狀的尾羽,這是牠與其他猛禽最明顯的區別(其他的 Kite 也是魚尾,但台灣只有 Blick Kite 一種),所以只要看到一種很像老鷹且具有魚尾的大鳥,幾乎就可以確定是黑鳶。


◎分佈與習性:台灣北端的基隆港,是黑鳶最常出現的地點。


黑鳶廣範分部於除了新大陸以外的世界各大洲,常築巢於森林邊緣區的大樹上,巢位高約在八至十五公尺間,巢主要以枯樹枝築成平檯狀結構,直徑約半公尺,平檯中間深杯狀凹陷,常以一些碎布、紙及垃圾襯底(基隆會沈振中會長說牠常會去偷那些晒在大樓陽台上的內衣、胸衣、手帕回去做襯底)。在食物方面,黑鳶主要以撿食腐肉或殘餚為食,常會到開墾區域的垃圾場覓食;魚牠也很喜歡
,不過還是覺得撿食水面上的死魚或內臟會檢單些(基隆港的黑鳶就是這樣吃進了一大堆浮油),雖然偶而也捕捉一些活的東西,不過牠絕少捕食比老鼠大的食物(看過老鷹捉小雞的人相信應該不會太多)。


嚴格來說,黑鳶由於頗能適應人類環境又有撿食垃圾的特異功能,算是一種適應性良好的猛禽,不過進年來因為覓食區的減少(部份都市衛生環境改善)及殺蟲劑的氾濫使用,使黑鳶已逐漸步上滅絕的危機。在台灣地區,「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曾伴隨過每一個人的童年,對許多人來說黑鳶(或者以前叫老鷹)可能是他所認識的第一種鳥,但今天的台灣黑鳶的數量可能不到一百隻(基隆外木山區約三十餘隻,屏東及霧臺山區五十隻,其他地區都只有零星紀錄),不知道若干年後,當我們對孩子們說「老鷹捉小雞」的故事時,他們會不會覺得那只是天方夜譚裡面的一則故事……。


http://dns.hsps.tpc.edu.tw/~an115/join12~4.htm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粄條:




這是客家的特產,只有美濃和新埔才有出產,主要原料是純的再來米磨成漿再經過人工或機器蒸熱成薄片,厚度約0.2~0.4公分左右,要煮之前先切成長形,放入沸水中略為燙過,撈起加入大骨高湯、醬油、香油蔥、滷肉、豆芽菜,即成一碗香噴噴又QQ的粄條美食。




糌粑:

這是客家人最常食用的粄,不論婚、喪、喜、慶、廟會拜拜都會用到。作法是將糯米用飯甑蒸好後,再放入「舂臼」裡打, 兩人用「舂臼槌」輪流打,為求打的均勻,另一人則在舂臼裏將糌粑翻轉。為什麼糌粑會成為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時,最重要的食物呢!有種說法是這樣的,因為客家人早期生活較窮困,而糌粑的原料是糯米,糯米吃後很容易就有飽足感, 所以在上菜前吃了糌粑,很容易就不會想吃那麼多了,這方法對勤儉的客家人來說,是有其意義在的!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30 Mon 2006 10:58
  • 水鐘









line
空格 空格  空格
空格






http://nmnsweb.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attractions/
*











植物園



 


*
*








:::
水 鐘


這是水鐘的模擬Flash動畫   這座高3.5公尺的水鐘,由法國物理學家設計製造,是國內第一座現代化的水鐘,它的構造主要由許多不同形狀、大小及功用的玻璃管所組成。

  水鐘的運作是藉由水的重力帶動鐘擺並蓄積水量,當水位高度超過玻璃彎管時即產生虹吸作用,將水迅速吸排至一定位置,水鐘即藉由鐘擺和多組的虹吸管循環運作來計算時間。


  水鐘左邊為小時柱,每一個壺,代表一個小時;右邊為分鐘柱,每個壺,代表二分鐘。管內的液體為添加染色劑的酒精水溶液。看過水鐘的觀眾無不讚嘆其設計之精巧,僅由一匙水之重力和簡單的虹吸原理就能準確的計時。


【地點:植物園入口右側】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30 Mon 2006 10:55
  • 沙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一精巧別緻的小型沙漏

放大
一精巧別緻的小型沙漏

沙漏是一種計時儀器,又有沙鐘沙壺等別稱。沙漏通常由兩個連在一起的流沙池組合而成,而內裏則視乎計算的時間密封裝有一定的流沙







目錄

[隱藏]



[編輯] 流沙池


形狀各有不同,最傳統及普遍的是斗形(大概和半個球體狀相似,但稍尖),球中央開一孔,連接另一流沙池,另一邊則由木板蓋著。其餘千奇百怪的都有,甚麼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柱形……不規則形皆有,而且兩個流沙池可有不同的外形。目前最常見的質料是玻璃



[編輯] 流沙


粗沙幼沙細沙甚至小石子也可作流沙,只要能夠在兩流沙池內互相流動就可作流沙,流速快慢不拘。



[編輯] 歷史



[編輯] 發展流程


計時儀器的發展﹕



前三種是古代所用的,機械鐘現已廣泛被人們採用,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份。


沙漏正是停在沙鐘這一階段。沙漏是由漏刻(水鐘)演變而成的。



[編輯] 漏刻


漏刻同樣是一計時儀器。中國古代時,人們發現瓷器內的會由裂縫中有規律地漏出來。於是便研製了漏刻出來,在一個留有小孔的漏壺內注入水(或水銀)後,水會一滴一滴地漏進另一容器 - 箭壺中。在箭壺蓋開一小洞,再插一箭桿,箭桿上刻上時間,再用一浮木把箭桿托起便能知道大體時間了。


更加聰明的人,知道壺內水越多,流速越快,水越少,流速越慢。知道會影響計時的精確度,於是在壺上再加一漏壺,水一流走,馬上補充水份,計算時間得以準確。



[編輯] 沙漏


漏刻有一壞處,在氣候寒冷時壺內水份會變冷甚致結,以致流速極慢或不流,但用水銀又過於昂貴,因而改用代替水,並將之簡化,稱之為「沙漏」。



[編輯] 運作原理


流沙由一個流沙池流到另一個流沙池,直至流光,因為內裏是密封的,所以流完的時間每次都會相同,流沙池上繪有刻度,從而得知時間。同樣可控製流沙量而獲得不同時間。每一邊流完後都可倒轉,再次使用。



[編輯] 用處



  • 當然少不了計算時間。
  • 亦有其欣賞價值,常被用作裝飾品。
  • 商業價值也不低,經商人包裝後的沙漏,很多選擇且款式新穎。
  • 古人斐迪南·麥哲倫的航行中,他就在他的每一艘上放置18個沙漏,用以計算時間及紀錄日誌


[編輯] 最著名的沙漏 - 五輪沙漏



  • 五輪沙漏1360年詹希元研製成功。
  • 脫離了傳統天文儀器的輔助,變成一種機械性時鐘,和現代時鐘運作原理幾乎100%相同。
  • 流沙流出時帶動初輪,其他各級機械齒輪亦被初輪帶動族轉。最後帶動在水面上水平族轉的中輪,這中輪軸心有一指針,指針在一有刻線的圓盤上轉動,可顯示時間。
  • 還設有兩木人站在五輪沙漏上,每過一段時間,便會自動擊報時。




  • 「五輪沙漏:北方水善凍,壺漏不下,新安詹希元以沙代水,人以為古未有也。」
  • 引用文獻﹕明游潛《博物志補》




[編輯] 參考文獻








MediaWiki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30 Mon 2006 10:40
  • 日晷


AEEA 天文教育資訊網


上網探索宇宙的好選擇 !  http://aeea.nmns.edu.tw/2002/0201/ap020125.html.


2002 年 1 月 25 日


時間特展 (25) : 地球自轉的時間 : 竿影的奧秘 —— 圭表與日晷
提供者 : 陳輝樺 (AEEA 小組 , NMNS )


說明: 圭表和日晷 (Sun Dial) 都是以太陽為觀測目標的 計時儀器, 它們的結構簡單,是我國流傳於世的最古老的 天文儀器。 它們的創制年代久遠,已不可考。 現在一般人所說的「圭表」是由「表」發展而來,而「日晷」則是由圭表再演變而來。 所謂的「表」,最初就是一根直立於平地上的竿子或石柱。 遠古時代人們就發現太陽照射下的物體影子,這些影子之方向和長短會隨著太陽所在位置的移動而有規律地變化。 逐漸就有人想到用竹竿或石柱來專門作為觀測影子變化的工具,這就產生了最古老的天文儀器 ─ 。 表的結構雖然簡單,但用途卻很多,譬如可依據影子的方向和長短定出 方向、 節氣、時刻、地域等。 圭表是由直立於平地的和一個正南北指向平放的尺 () 組成。 最晚大約在春秋中葉,利用圭表測量日影, 已經是制定曆法的重要方法了; 而利用此法所測定出的「回歸年」長度為 365.25日。 日晷,如以赤道式日晷為例,它由一根「晷針」 和以晷針為圓心的石質「晷面」組成,晷面刻有放射狀方位線, 根據針影與方位線重合情況的觀察結果,就能知道當時的時間。  


明日主題 : 時間特展 (26) : 地球自轉的時間 : 午前、午後和正午


前一天主題 天文學名詞解釋 每日主題庫、主題分類介紹 天文展演教學模型、天文教學媒體製作、遠距遙控觀測模擬、展示場展覽介紹 天文學基本認識、天文觀測活動、九年一貫天文輔助教材教案、天文史哲介紹、動手作天文等教育活動 主題課程、Q&A、天文新知介紹、遠距天文教學輔導、FAQs、數理與自然探究 天文相關網站 後一天主題



作者與主編 : 陳輝樺 、 王夕堯
諮詢服務: 陳輝樺 (NMNS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王夕堯 (NTPU 國立台北大學)
蘇明俊 (NKNU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教所)



 



 

 

 

本網站所有圖片未特別聲明者,都是取材自美國太空總署(NASA)網頁,請勿作商業用途使用。
本網站由行政院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科教處贊助。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tve.npust.edu.tw/project/meibear/Child/index.asp












  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兒童版Banner,含有中文版,英文版,首頁等連結
Hello小熊動畫

撲蝶小熊動畫
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兒童版主頁面,還有各單元之連結


瀏覽總數:  今日人數:


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兒童版版權聲明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梅花鹿


  談起梅花鹿,最引人注目的是牠身上那件漂亮的「衣裳」,牠的毛呈褐色上面有白色的斑點,因此稱牠梅花鹿。不過小朋友可別以為牠一年四季都穿這種漂亮的衣服,在春天換毛的時候,梅花鹿可醜得很呢!

    這種動物是台灣的特產,長大以後約有七十到九十公分高,是 台灣現存三種鹿類中體型第二大的。 也許小朋友不會相信在三四百 年以前,台灣滿山遍野都是這種可愛的鹿兒,就連平地的草原也不 例外,後來因為土地不斷開發,人口激增,再加上獵人們的捕殺, 如今在台灣的山中已很難看到這種動物了。

    這麼說,一定有些小朋友會問「那梅花鹿是不是會絕種呢?」 不會的,儘管在山中已很難見到梅花鹿的「芳蹤」,但是牠們是不 會絕種的,因為在台灣早就有人飼養這種動物,尤其是近十年來飼 養的人相當多,梅花鹿幾乎已成為一種「家畜」了。

    「養梅花鹿幹什麼呢?」是為了觀賞?還是為了撥牠們的皮, 吃牠們的肉?都不是。雖然梅花鹿也具有這些用途,但農友們飼養 梅花鹿最主要的目的是割取鹿茸。

    鹿茸也就是還沒有骨化的鹿角 ,據說能滋補強身,延年益壽, 是十分貴重的中藥藥材。目前每臺兩的價格約一千元左右,所以每 隻鹿兒的身價總在數萬到十來萬間,令人咋舌。

    梅花鹿的脾氣很好,常吃牧草、野草及蔬菜,主食是樹葉,牠 們通常在固定的地方覓食。中午時分,梅花鹿們常會在樹下靜臥, 打個盹兒,或將剛吃過的東西反芻。梅花鹿很愛乾淨,春天換成有 白斑的夏毛後,就經常以嘴去修飾它們,不過秋天換成顏色較深的 冬毛後,雄鹿反而喜歡把自己弄得一身是泥,以吸引雌鹿的注意。 梅花鹿生性敏感而機警,若有任何風吹草動,牠們會馬上伸長脖子 ,瞪大眼睛,進入警戒狀態。小朋友你喜歡這種動物嗎?可別看牠乖乖巧巧而欺侮牠喔。



梅花鹿小檔案:

 住在台灣的丘陵區,主要分佈在墾丁國家公園
體高約70--90公分,體重約50--80公斤
有一套斑點的漂亮外衣
媽媽的懷孕期約230天,一次可產一頭
喜歡吃牧草.野草.蔬菜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文名稱:五色鳥
學名:Megalaima oorti
英文俗名:Muller's Barbet
科別:五色鳥科
棲息地:中低海拔山區











五色鳥,是種羽色以綠色為主,雜有黃、紅、藍和黑等色的美麗鳥類。為台灣特有亞種,且是台灣普遍的留鳥。近似亞種分布於兩廣、海南島、安南、寮、馬來和蘇門答臘等地方的山地。


在台灣分布於低海拔山區叢林裡,鳴聲「咯咯咯…」,連續而宏亮,重覆不斷,好似敲木魚的聲音。飛行距離不遠,不能持久;單獨或成群在樹上活動。因全身呈保護色,故不易發現。


以果實、漿果為主食,常以榕果實為食,亦食昆蟲。營巢於高木樹幹,以其強而有力的啄成圓形的出入口,巢築於其內。


全長約:20公分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聖伯納犬(St. Bernard) >>工作犬

























原產地
瑞士





體重
50-91公斤





身高
61-71公分





毛皮
有短毛和硬毛兩種。短毛種毛皮光滑而密,硬毛種毛厚而平直





毛色
黃褐色、紅棕色、黑色、白色互相搭配





 

講到雪地裡的狗,你第一個想到誰!?雪橇犬?還是聖伯納?

在阿爾卑斯山寒冷的冬天裡,聖伯納犬以3隻為一組,展開急如星火的雪地救援行動:
發現受難者了!聖伯納救難1號犬,即刻奔回去找人來支援;
聖伯納救難2、3號犬,用溫暖豐澤的皮毛緊緊擁住受難者,給予保溫,
同時並用舌頭試圖讓受難者一直保持清醒…,
如果你曾親眼目睹,你絕對不會忘記這深刻的感情交流。

聖伯納犬原產於阿爾卑斯山,是聖伯納修道院的修道士為了能夠引導行人
走過雪地崎嶇的小路而培育出來的。後來發現聖伯納犬有救助山區迷路的旅行者、
雪地受難者,及護衛修道院的能力,牠以極強的耐力及嗅覺靈敏度,
救過不計其數的人類,成為評價極高的雪地救難犬。

擔任救難工作的聖伯納犬,不但有高大的身形、強健的肌肉、飽滿的大腳,
更有著沉穩、機智的個性,對主人忠貞不二,耐力驚人。
不過,以台灣的環境條件來說,並不適合豢養聖伯納犬,
第一是台灣地區的氣候過於溼熱,
第二是聖伯納犬需要極大的活動空間,及大量的食肉,並不合宜於地小人稠的海島。
聖伯納犬的家鄉還是適合寒冷的雪國。



資料來源:Petno1 阿貓阿狗寵物大站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http://spoon.tnc.edu.tw/


 


每年秋季成群來台灣避冬,等到隔年春天,再回到北方繁殖後代的鳥類。

每年春秋兩季以台灣為休息站,作短暫的休息、補充食物,或等候天氣好轉後,再繼續往南或往北旅程的鳥類。

河口沼澤鳥類聚集地


 

  灣本島的高山聳立,山勢縱貫南北,期間河川大都為東西流向,由於西部海岸地勢較為平坦,形成十分寬廣的沼澤溼地。


 沼澤濕地裡充滿著豐富的有機營養鹽,大量的魚、蝦、貝類及藻類繁衍生長,那裡也正是春秋兩季南北遷徙的過境鳥,以及冬候鳥停棲和覓食的主要場所。


 北部的關渡、新竹的客雅溪、中部的大肚溪口以及南部的曾文溪口,都是河口沼澤鳥類聚集的典型例子。



 



為什麼叫 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單腳站立圖
原來牠有一隻長長的、外形像是琵琶的嘴巴,
連同臉上眼睛的周圍都是黑色,
全身白色的羽毛,
長長的腳和不算短的脖子,
外型和鷺鷥差不多,
因此就被稱作黑面琵鷺了。


 










年九月底開始,黑面琵鷺就會分批從北方陸續來到曾文溪口的海埔新生地,準備渡過一個漫長的冬天,剛抵達的時候,白天裡大部分的時間,牠們常常成群並排的停棲在溪口覆浮地上休息睡覺,隨著潮水的漲落,牠們也會換一個比較安全舒適的休息位置。



溪口覆浮地休息



詳細表列 詳細表列

 


 


 


 


 


 


 


 


 


 




                                         

                                                      




                                                                       

詳細表列 詳細表列


 


 


 


 


 


 


 


 


 


 


 


 




 



詳細表列 詳細表列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8 Mon 2006 10:21
  • 冷泉

 


        冷泉,並不是溫度比較冷的泉水,主要是含有溶解於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溶於板岩的多種微量礦物質,常年水溫維持在二十二度。至於冷泉水中的的化學成分,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化驗,包含了鈉、鉀、鈣、鎂、亞鐵離子、碳酸氫根、硫酸根、二氫化矽、溴離子、氯離子、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含量都大於一般的地面水。不過,冷泉所含的礦物質中並不含砷,是屬於碳酸泉,清澈的水質酸鹼質約在六到六點八之間,適於生飲、沐浴、浸泡,水中並含有少量的氯氣,對人體有益無害。


《冷泉的成因》


  冷泉之形成必須具備兩大要件一是豐富的地下水,其次是必須有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層,地殼深處高溫區域變質作用或高溫火成岩浸入體之作用,促使岩層內部之碳酸鹽分解而釋放大量之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便順沿本地區高傾角節理所構成之深長裂隙逐漸上升,形成大量氣泡,且由於比重較小浮力大於一般地下水,所以容易上升至地面形成冷泉。


  由於二氧化碳在水中之溶解度與壓力越來越大,而泉水愈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卻愈降低,水中之二氧化碳遂溢出形成氣泡。而水中二氧化碳氣體在上升減壓的狀況下,逐漸膨脹與吸熱,待終於到達地面之時,冷泉的溫度已降至攝氏二十二度左右了。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8 Mon 2006 10:11
  • 芥菜

http://tpbg.tfri.gov.tw/Default.aspx?tabid=468


產期:全年均有。


  除夕夜,中國人習慣圍爐吃飯,餐桌上常有一道「長年菜」,就是芥菜做成的。
芥菜也叫「刈菜」。依食用部位不同,可分為食用葉片或葉柄的「葉用芥菜」、食用莖部為主的「大心菜」、食用根部為主的「根用芥菜」,但後者很少見。


  葉用芥菜例如:雪裡紅、包心芥菜,可炒食、煮食、作湯。若要醃漬成「鹹菜」、「福菜」,則在葉柄充分肥大但未老化前採收。大心菜主要是取嫩莖炒食或煮湯,或製成「小菜心」。
台北植物園栽培的品種為葉用芥菜。

 





















葉用芥菜



芥菜開花,黃色






 



大心菜可製成「菜心」(雲林莿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芙蓉Hibiscus taiwanensis Hu


學名Hibiscus taiwanensis Hu
中名山芙蓉
別名狗頭芙蓉
原產地台灣特有種
屬名Hibiscus
種小名taiwanensis
種命名者Hu
目中文名錦葵目
生活型 落葉性大灌木
樹幹及枝條的描述 枝條及葉柄有硬直毛。
葉的描述 葉對生厚紙質,葉長7~9cm,近圓形,3-7裂,全緣或圓齒緣;葉柄長10~17cm,被長直毛。
花序及花被的描述 花單一,具長梗,花冠淺鐘形,約6~9cm,花瓣5,白色至粉紅色,附萼片被長直毛,萼片被絨毛狀星狀毛。
果實類種子描述 蒴果球形,徑約3.5cm,外被毛絨,種子黑色卵圓形,被白色棉毛。
物候的描述 秋至冬季開花。
生育環境 全台低中海拔灌叢。
用途描述 樹皮可製繩索。
其他特性描述 山芙蓉的花,花苞為桃紅色,中午綻開時為白色至粉紅色,到了傍晚便凋謝,此時又再次閉合並轉回桃紅色。
其他圖片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九降風


冬日,當大家經過鹿港九曲巷時,是否有種靜暖如春的感覺?九曲巷除了有禦敵功能外,曲折的巷道也可以防止因「九降風」所吹起的滾滾風砂。俗諺說:「九月起九降,臭頭仔無地藏」指說癩痢頭的人,如果遇到九月的「九降風」,一不小心帽子就會被吹走,癩痢頭就無所遁形了。


到底「九降風」是何方神聖?又是如何產生呢?


 


所謂「九降風」九為九月,降是「霜降」 (節氣名,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發生在台灣西北部地區和澎湖地區之間的地形風,由於台灣和中國之間的台灣海峽呈喇叭口型,所以霜降節以後,以蒙古一帶為源地的極地大陸冷氣團南下,隨著海峽的地形灌入,在台灣西北部和澎湖地區帶來強勁的東北季風。隨著冬季的來臨,風速更不斷增強,而台灣海峽地形造成之「風管效應」的助長,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常出現秒速超過十公尺的強風,月平均風速也都在每秒九.五公尺以上。因為在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開始盛行, 所以早在三百多年前,我們的祖先便將這強勁的東北季風稱為「九降風」。      


 


台灣府志中說,農曆九月以後,東北季風開始盛行,甚至連吹一個月不停,俗稱「九降風」。如果秋末和冬初該吹東北季風的時候,忽然風向變得反常,那就有可能颱風要來了,千萬不可以行船。後來還有不少文獻提到九降風的,並說吹九降風的時候,風浪太大,所以不可以行船。


 


廈門志還稱「九降風」為「九橫」。在台灣西北部地區和澎湖地區到現在還流行「冬暴怕尾,春暴怕頭」的氣象諺語,意思是說,冬天,「九降風」是由緩弱逐漸增強的,所以怕後頭強勁的東北季風;而春天,東北季風雖然逐漸減弱了,但是春天冷暖氣流都很活躍,冷鋒十分強,它一旦通過台灣地區時,風向便急遽改變,風力驟然增強,使漁船來不及防備,以致造成海難事件。以現代氣象學眼光來看,這種見解是是有道理的。


        


雖然這種長時期颳不停的「九降風」令人生活不便,卻也是新竹人的最愛。新竹地區盛產米粉,可以藉著風力迅速吹乾米粉,變得更Q、更好吃;在新埔、北埔盛產柿子的地方,也是吹乾柿餅的好幫手;而九降風讓烏魚子的內部更熟透, 吃完之後更是齒頰留香。


       


鹿港居民因防風防砂所建的彎曲巷道,除了所謂「十月風沙飛不入,九天霜雪動難侵」,冬日靜暖如春,贏得「曲巷冬晴」的雅譽外,高聳牆壁圍成的巷道,卻也是街坊鄰居的生活閒話空間,孩童嘻戲成長的溫床呢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14 Thu 2006 14:07
  • 紋面

http://tw.blog.yahoo.com/post/post_html.php





















 


紋 面 意 義



1.成年的象徵..............      通常泰雅族人十七、八歲時,便開始刺紋於臉上,表示已成年,未紋面的女性,泰雅族男人是不娶她的,同樣的,未紋面的男性也沒有人願意嫁給他。刺紋之後便可以參加各種公開的活動,未紋面者 則會受到排斥。



2.祖先的約定..............       沒紋面是會被嫁到非原住民的人去,結婚無人慶祝,沒祖先祝福,更讓族人共同鄙棄。 族人給他嚴厲的懲罰,也就是~驅逐。


3.美的表現..................       將漂亮的圖案紋在臉上,在族人面前引人注意吸引異性。
4.辨識的標誌..............       泰雅族人是都得紋面的,在戰爭的時候,可以增加團結力,也以防殺錯人,藉以保護。
5.避邪.........................        傳說中,是可以防杜災禍;紋面也具有延長壽命。
6.死後入靈界的依據.        泰雅族人相信死後靈魂將進入靈界,靈界前有座獨木橋,是通往靈界最近的路,而紋面是進入這座橋的證明,若未紋面者則需繞道,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靈界。

7.紀錄功績................        有特殊功績的泰雅族人(女性多半為織布高手,男性通常為狩獵高手或獵得敵人首級者)才可以刺上花紋。








 

 

 

 

 

Annie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